<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 從“向往”到“七有”,讀懂總書記的民生牽掛

              來源:人民日報  2023-03-10 16:39:05
              A+A-
              分享

              031008440192_0rmrb2023031001_1.Jpeg

              初春,金色暖陽灑在太行山深處河北阜平縣駱駝灣的溝溝梁梁。和煦春風,吹遍小山村的每一個角落。

              村民顧寶青家的小院里,傳出陣陣笑語。遠道而來的游客們,將老人團團圍起,聽她講述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故事。

              2012年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頂風踏雪,來到駱駝灣村。走訪的第一戶,就是唐榮斌和顧寶青一家。

              一年下來有多少收入,糧食夠不夠吃,過冬的棉被有沒有,取暖的煤炭夠不夠,小孩上學遠不遠,看病方便不方便。樁樁件件,總書記問得仔細。

                      從人民中走來,心中始終裝著人民。無論走了多遠的路,總書記的心中,人民始終放在最高位置。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莊嚴宣示。

              五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從“向往”到“七有”,百姓冷暖,群眾疾苦,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不變的牽掛,也是實打實的部署措施。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副院長劉靖北說,這“七有”,著眼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體現了問題導向、系統觀念,貫穿人的全生命周期,是對人民生活的全方位改善。“七有”的提出,可以說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夢想期盼的升華,也是當代中國人民美好生活的體現。從托育、教育、就業到醫療、養老、住房、扶弱,政策設計更加完善,制度銜接也更為精準。

              枝葉關情。“你那里的游客都是哪里來的?主要是周邊的還是遠處的?在村里住宿嗎?”2017年,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總書記詳細了解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發展鄉村旅游的情況。

              “去嘎查,路怎么走?”牧區草原,長久以來“出行難”,總書記常常思慮。2019年全國兩會,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總書記問得很細。

              “看看老小區有什么新模樣”。2022年,遼寧考察期間,總書記專門看了沈陽市皇姑區一個改造后的老舊小區。

              “農村改廁,這個事情是我一直關心的。”小廁所,大民生,總書記念茲在茲。江蘇鎮江、吉林延邊、江西井岡山……多次考察,多次關心。

              心懷百姓,習近平總書記把對人民的深情化作最堅定的行動。

              “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黨的十八大以來,跋山涉水,總書記50多次調研扶貧工作,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引領億萬人民打贏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

              人民情懷,體現在造福百姓的一言一行,貫穿到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

              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出臺2000多個改革方案,涉及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養老等各個環節。

              十年成就,書寫在物阜民豐、萬家燈火中。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一項項成就,映照發展的民生溫度。

              今天的中國,每一個人都有可觸可及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有力,甘肅蘭州城關區的孤寡老人張正綱日子舒心。“有了虛擬養老院的線上服務,一個電話就有人上門,還能按點吃上熱乎飯,方便得很。”

              夢有所圓,內蒙古呼和浩特,特殊教育學校青年教師王雅妮信心滿滿。她用手語比劃著:“在習爺爺的鼓勵下,我實現了當老師的夢想,幫助像我一樣的聾啞孩子。”

              如今的駱駝灣村,變身美麗鄉村。“以前就是靠種點玉米和土豆,一年收入2000塊錢?,F在,我一個月就能掙2000塊錢。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呢!”顧寶青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策劃:溫紅彥 杜尚澤 姜赟

              統籌:李翔 余榮華 梁昌杰

              文字:馮華 李心萍

              視頻:王靖遠 余星馨

              編輯:趙鵬 王坎

              校檢:曹磊 鄭琪

              【編輯:宋春芳】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