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奔騰入海,黃河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作為黃河流域唯一的出???,深入挖掘黃河地名的歷史文化內涵及時代價值,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是山東的使命和責任。
黃河文化論壇圍繞“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主論題,從不同角度展開對話交流,挖掘闡發黃河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深入探討黃河文化轉化發展、國際傳播的實踐路徑,為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注入新的智慧力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河文化論壇上,沿黃九?。▍^)專家、學者都提出了保護黃河生態環境、傳承發展黃河文化的真知灼見。“生態好不好,鳥兒最知道”。在黃河三角洲,現在每年南來北往的鳥類超過了600萬只,被形象地稱為“鳥類國際機場”。近年來,山東精準有效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努力在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中體現山東擔當、貢獻山東力量。山東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規劃作出明確部署,全省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連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貫徹落實黃河國家戰略。
家國天下,黃河文化孕育的“同根同源”“大一統”的民族意識,始終是中華民族尋根溯源的心理因循。近年來,山東不遺余力推動黃河保護,讓黃河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山東以黃河文化體驗廊道為軸,將沿線各市縣的文旅資源串聯起來,全力塑造黃河生態文化旅游發展新優勢、新亮點。以生態旅游區創建為抓手,立足豐富的黃河生態文化資源,大力發展休閑旅游,形成高品質黃河生態旅游產品供給,精心培育和打響黃河生態旅游品牌。“黃河大集”立足文化、彰顯底蘊,搭建起民俗文化和山東好品的展示平臺。
黃河流經菏澤、濟寧、泰安、聊城、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九市,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人文景觀,并發展起沿黃河經濟產業集群。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山東黃河沿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速崛起。堅持創新引領,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將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黃河文化廊道沿線市縣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大河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非一日之功,我們腳下的路還很長,肩上的擔子還很重。山東將以舉辦“黃河文化論壇”為契機,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讓經濟和文化同頻共振。以尺寸之功,積千秋之利,讓黃河在我們這一代人手里,真正成為一條永遠造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幸福河!
閃電新聞記者 報道
2023-04-20 17:39:55
2023-04-20 09:32:25
2023-04-19 17:24:34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