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時政新聞眼丨中國-中亞峰會成功舉行,這樣擘畫未來發展藍圖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3-05-20 12:14:18
              A+A-
              分享

                十年前,2013年9月,習近平在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后首次踏訪中亞時說:“我的家鄉陜西,就位于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站在這里,回首歷史,我仿佛聽到了山間回蕩的聲聲駝鈴,看到了大漠飄飛的裊裊孤煙。”

                十年后,2023年5月,習主席在西安主持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在主旨講話中,他引用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長安復攜手,再顧重千金”。長安西望,“駝鈴”再起,“絲路”煥新,這是歷史與未來交融的一場盛會,這是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雙向奔赴。

                01

                從圓桌峰會到共植石榴樹,首屆峰會亮點多

                “大家早上好。”“休息得好不好?”

                5月19日上午,灞河之濱的西安國際會議中心,習近平主席在迎賓廳的巨幅秦嶺壁畫前,問候陸續抵達的中亞五國元首,并同他們拍攝了一張“全家福”。

                △ 俯瞰西安國際會議中心。(總臺記者郭樹鵬拍攝)

                上午10時許,在麟德廳,六國元首在一張巨大的圓桌前圍桌而坐,中國-中亞峰會正式開始。

                習主席主持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提出“四點主張”“四個堅持”“八點建議”。這是新時代以來,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完整、集中、系統向國際社會闡述對中亞外交政策。

                中亞五國元首也先后發言。

                △ 峰會開始前的會場。(總臺央視記者程鋮拍攝)

                圓桌峰會結束后,習主席同中亞五國元首出席簽字儀式,共同簽署了《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

                峰會期間,中國同中亞五國還達成《中國-中亞峰會成果清單》等6份雙多邊文件,簽署了100余份各領域合作協議。

                △ 共見記者現場,習近平在這里就座。(總臺記者孫楠拍攝)

                隨后,六國元首共同會見記者。

                在記者會上,習主席宣布了一條重要消息:將以舉辦這次峰會為契機,正式成立中國-中亞元首會晤機制,每兩年舉辦一次,輪流在中國和中亞國家舉辦。下次峰會將于2025年在哈薩克斯坦舉行。

                峰會結束后,習主席和中亞五國元首共同種下六棵石榴樹,象征著六國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

                △ 中國-中亞友誼林內的六棵石榴樹。(總臺央視記者鐘信偉拍攝)

                石榴花是西安市的市花,石榴樹的原產地就在中亞。此次中國-中亞峰會的會標也正是六色石榴花形象。

                △ 峰會會場外,石榴花開紅似火。(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02

                如何建設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提出“四個堅持”

                中國-中亞峰會,是中國同中亞國家建交31年來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峰會。

                為什么說是“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峰會”?因為去年1月25日中國同中亞五國曾舉辦過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那也是建交以來中國同中亞五國元首第一次集體會晤。

                在去年的視頻峰會上,各國元首共同宣布建設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 峰會開始前,迎賓紅毯鋪就。(總臺央視記者鄂介甫拍攝)

                在今年的中國-中亞峰會上,習主席發表主旨講話。講話的題目就是《攜手建設守望相助、共同發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習主席指出,建設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要做到“四個堅持”。

                △ 迎賓紅毯兩側,中國人民解放軍禮兵就位。(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第一個堅持,是堅持守望相助。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中國始終秉持親誠惠容理念,重視同中亞五國的政治互信和睦鄰友好。在去年的視頻峰會上,習主席提出5點建議,第一個就是“深耕睦鄰友好的示范田”。

                在中國-中亞峰會上,習主席說,我們要深化戰略互信,在涉及主權、獨立、民族尊嚴、長遠發展等核心利益問題上,始終給予彼此明確、有力支持,攜手建設一個守望相助、團結互信的共同體。

                △ 峰會現場,習近平在這里發表主旨講話。(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第二到第四個堅持,分別是堅持共同發展、堅持普遍安全、堅持世代友好。

                近幾年,習主席相繼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他當天在峰會上提出的另外三個堅持,就是與這三個全球倡議相呼應,分別指向攜手建設一個合作共贏、相互成就的共同體,一個遠離沖突、永沐和平的共同體,一個相知相親、同心同德的共同體。

                △ 這是峰會現場使用的木槌。(總臺記者孫楠拍攝)

                習主席曾說:“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無論未來中國發展到什么程度,中國都始終是中亞國家值得信任和倚重的好鄰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

                這是習主席著眼各國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歷史性選擇,也是建設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的牢固根基。

                △ 峰會現場的六國國旗。(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03

                從“四點主張”到“八點建議”,這些話語擲地有聲

                在5月19日的主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還就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中亞提出“四點主張”,就怎樣發展中國同中亞國家合作提出“八點建議”。

                △ 清晨,西安市民在古城墻角樓下舞龍健身。(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中亞是亞歐大陸的中心,處在聯通東西、貫穿南北的十字路口。

                在地理位置上,中亞是地球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也有人把這里比喻為陸地文明時代的“世界島”,強調它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 2023年3月,甘肅首列數字化“中吉烏”國際多式聯運貨運班列發車。(圖/視覺中國)

                習主席提出的“四點主張”,是世界需要一個穩定的中亞、需要一個繁榮的中亞、需要一個和諧的中亞、需要一個聯通的中亞。

                習主席強調,民族沖突、宗教紛爭、文化隔閡不是中亞的主調,團結、包容、和睦才是中亞人民的追求。任何人都無權在中亞制造不和、對立,更不應該從中謀取政治私利。

                “四點主張”,每一點都有極強的針對性。這就是中國立場。

                △ 象征中國同中亞緊密團結合作的石榴樹。(總臺央視記者韓銳拍攝)

                當天,圍繞如何將中國-中亞合作規劃好、建設好、發展好,習主席還提出“八點建議”:加強機制建設、拓展經貿關系、深化互聯互通、擴大能源合作、推進綠色創新、提升發展能力、加強文明對話、維護地區和平。

                △ 新疆霍爾果斯壓氣首站,承擔著來自中亞的跨國天然氣和伊犁煤制氣的接收、計量和外輸任務。(圖/視覺中國)

                從舉辦“聚合中亞云品”主題活動,全面提升跨境運輸過貨量,加快推進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建設,到在鹽堿地治理開發、節水灌溉等領域開展合作,制定科技減貧專項合作計劃,開行面向中亞的人文旅游專列等,習主席在主旨講話中還提出了許多實打實的舉措,將為中國和中亞五國人民帶來福祉。

                從去年2月的北京冬奧之約,到9月的撒馬爾罕會晤,再到今年5月的西安會談,習近平主席同中亞五國元首高頻次相見、面對面暢談,國與國之間的情誼不斷加深。

                從去年1月的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到今年這次中國-中亞峰會,習主席同中亞五國元首連續兩年集體會晤,并正式成立中國-中亞元首會晤機制,為中國-中亞關系發展作出戰略領航。

                正如習主席所說,這次峰會為各國合作開了一個好頭。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的航船一定能夠乘風破浪、勇毅前行。

              編輯:沈欣欣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