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鑒往知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來源:新華社  2023-06-01 16:30:39
              A+A-
              分享

                5月31日上午,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育英學校,看望慰問師生,向全國廣大少年兒童祝賀節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新時代中國兒童應該是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兒童。希望同學們立志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而讀書,不負家長期望,不負黨和人民期待。

                北京育英學校是一所同新中國一起成長的學校。

                北京育英學校1948年創辦于河北西柏坡,前身為“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供給部育英小學校”。校名中的“育英”二字,取自于《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949年,學校隨中共中央一起遷入北京。

                自建校以來,育英學校一直受到黨中央的親切關懷。1952年“六一”國際兒童節,毛澤東同志為學校題詞“好好學習 好好學習”。不少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曾對學校發展作出過重要指示。

                走過70余載光陰,如今,育英學校已成為一所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學段的集團化學校。學校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行為規范、熱愛學習、陽光大氣、關心社稷、勇于擔當”作為學生培養目標,不斷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傳承紅色基因,學校以“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為主旨,積極建設學校文化,推動一代代學生在文化的浸潤和熏陶中,補足成長的“精神之鈣”;

                緊跟時代步伐,學校以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人才培養方向,并結合辦學實際,聚焦“科學特色”高中建設,在全校師生中營造熱愛科學的良好氛圍。

                辦學至今,育英學校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合格畢業生,其中不乏優秀專家學者、科技工作者,以及奮戰在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和中堅力量。

                今年“六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育英學校,體現了總書記對我國教育事業一以貫之的重視,對少年兒童茁壯成長深深的牽掛。

                從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到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小學;從陜西省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到湖南省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考察調研中走進小學,來到少年兒童中間。

                “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生最重要的志向應該同祖國和人民聯系在一起”“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一個隱憂”“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和諄諄教誨,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了陽光雨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新安旅行團”的母?;窗彩行掳残W校長張大冬代表,向總書記介紹了學校傳承紅色基因,引領孩子們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的情況。

                “基礎教育,承擔著非常光榮艱巨的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就在兩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再次對基礎教育提出要求:“基礎教育既要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也要激發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培養其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

                如今的育英學校不斷進行校園環境改造,圖書館、閱讀館、藝體館等硬件設施齊備,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優質物質保障。與此同時,學校還建立起一流的科學實驗室,為特色學科發展提供強大支撐,也為教育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由育英學校放眼全國,我國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其中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教育事業迸發蓬勃活力,升騰嶄新氣象。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

                記者:王鵬

                視覺 | 編輯:張愛芳、王秋韻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編輯:郭艷娜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