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第一觀察丨怎樣繼續做好基礎研究這篇大文章?

              來源:新華社  2023-08-02 08:28:58
              A+A-
              分享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加強基礎研究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2月21日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深入分析了我國基礎研究現狀和挑戰,探討加快推進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的措施,為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明確了方向和方法。

                我們應如何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繼續做好基礎研究這篇大文章?

                (一)地基打得牢科技事業大廈才能建得高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決定著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底蘊和后勁。

                出臺《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基礎研究取得長足進步。

                從走進中關村到聚焦量子、區塊鏈等前沿科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在院士大會上、在考察調研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基礎研究之于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早在2013年,總書記就指出:“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

                時隔近10年,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總書記指出:“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加強基礎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由此凸顯。

                在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在廣東考察時,強調:“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

                在江蘇考察時,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

                在四川考察時,指出:“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

                一系列講話、部署,強調“迫切”和“關鍵”,更加證明科技創新之于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基礎研究正是旨在解決當前我國科技創新中存在的短板,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凝聚共識、夯實根基。

                (二)加強基礎研究是個系統性工程

                如何加強基礎研究?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需要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支撐。

                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從強化布局、體制機制、支撐平臺、人才隊伍、國際合作、創新生態等六個方面作出全面部署。

                總書記指出,世界已經進入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導對基礎研究產出的影響越來越大。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闡釋下,人們對基礎研究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對如何加強基礎研究的理解更加深刻。

                習近平總書記在集體學習中提到,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基礎研究存在題目從國外學術期刊上找、儀器設備從國外進口、取得成果后再花錢到國外期刊和平臺上發表的“兩頭在外”問題。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開出“良方”——

                “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文獻和數據平臺,發起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鼓勵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率先在我國期刊、平臺上發表和開發利用。”

                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只有研究真問題、做真學問,才能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倳浿匾恼轮械囊幌盗兄匾^點,彰顯出加強基礎研究的務實態度。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對各級黨委和政府提出要求:“要把加強基礎研究納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基礎研究實現高質量發展。”

                同時,總書記還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要求:“要學習科技知識、發揚科學精神,主動靠前為科技工作者排憂解難、松綁減負、加油鼓勁,把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的一系列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三)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始終是源泉、是關鍵

                欲致其高,必豐其基。打好地基,關鍵在人。

                此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科技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親自領導、親自部署,許多重大科技體制改革議題都指向激發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

                當前,我國面臨的很多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

                搞清楚這些問題,迫切需要高水平科技人才。對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而言,既要有躬耕基礎研究的熱情和興趣,更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決心和毅力。

                此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引導科技人員摒棄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穩“冷板凳”。這為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搞創新再次吃下“定心丸”。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涵養基礎研究發展生態,不僅要打牢物質和制度基礎,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滋養。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一代代科學家以身許國、心系人民,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為科技進步、人民生活改善、中華民族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重視精神的力量,在集體學習中提到我國幾代科技工作者通過接續奮斗鑄就的“兩彈一星”精神、西遷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科學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等。

                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廣泛宣傳基礎研究等科技領域涌現的先進典型和事跡,共同塑造中國特色創新生態,為支撐基礎研究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p>

                策劃:霍小光

                監制:陳芳

                主筆:胡喆、張泉、溫競華

                統籌:王絢、施永南

                視覺︱編輯:吳晶晶、郝曉靜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編輯:蘇永樂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