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鑒往知來丨大興安嶺林區轉型記

              來源:新華社  2023-09-09 15:30:58
              A+A-
              分享

                9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考察漠河林場自然林區,察看自然林生長態勢和林下作物展示,聽取當地深化森林資源資產管理改革、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以及加強森林防火滅火情況介紹。

                莽莽興安嶺,滔滔黑龍江。

                作為我國最北生態安全屏障,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重點國有林區。這里山脈綿延不絕,江河川流不息,肩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使命。

                這是近日拍攝的大興安嶺林區風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之后,大興安嶺林區走向轉型發展之路。眼下,林區活立木總蓄積、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實現“三增長”。大興安嶺地區廣袤林海展現新顏,林區群眾正從“綠水青山”中收獲更多“金山銀山”。

                3月15日,在大興安嶺益康野生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在篩選野生蔓越莓。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因林而生,因林而興。一批批藍莓加工廠、北藥種植園在大興安嶺林區發展起來,神州北極村、中國龍江源、避暑養生地等旅游資源吸引八方來客,林區發展從“一木獨大”向以森林生態旅游、森林食品、藥材加工等為主導的綠色生態產業體系轉變。

                1月10日,在漠河市北極村,游客乘坐馬拉爬犁。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曾經大興安嶺因高寒令人生畏,如今“冷資源”變成“熱產業”。大興安嶺地區利用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積極發展寒地生物和寒地試車“雙寒”產業,加快推進林區經濟轉型發展。

                記者:李建平、黃騰、徐凱鑫

                視覺 | 編輯:吳晶晶、賈伊寧

                新華社國內部、黑龍江分社聯合出品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