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時政微觀察丨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3-09-10 16:45:57
              A+A-
              分享

                “過幾天就是教師節,祝我們哈工程的全體教師,也祝我們全國的教師們,節日愉快!”

                9月7日,正在黑龍江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哈爾濱工程大學,了解學校發展歷程和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作出的貢獻,察看教學科研成果展示,并向全校教師、全國廣大教師致以節日祝福。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的優良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幾乎每逢教師節,全國教師都會收到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的問候和祝福。

                一次次走進校園,一場場座談,一封封回信……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廣大人民教師寄予厚望:“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

                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是強國建設的應有之義。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靠改革創新,也要靠千千萬萬的教師。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

                “教過我的老師很多,至今我都能記得他們的樣子,他們教給我知識、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2014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深情回憶自己的老師。

                其中就包括北京市八一學校的老師們。

                八一學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由老一輩革命家聶榮臻元帥親手創辦的榮臻子弟學校發展而來,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名校。這里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母校,他的小學和初中都在這里學習。

                兩年后,在第32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回到北京市八一學校,看望慰問師生,與教師學生代表座談。

                △2016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八一學校,看望慰問師生,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

                座談會上,八一學校校長說,歡迎首長回到母校。習近平說:“到這兒就沒有首長了,都是學生。”

                重回母校,習近平見到了當年的老師。座談會前,他同陳仲韓、陳秋影等幾位老師一一握手,回憶往事。“看到各位老師精神這么好,我心里特別高興。”習近平說,“當年老師對我們要求十分嚴厲,現在回想起來,終生受益。”

                交談中,一位老師說:“您給人民帶來了幸福。”

                習近平回答道:“是老師培養了我們。”

                當年,從八一學校畢業后,習近平來到陜西延安梁家河村插隊。同為八一學校學生、和習近平一起在梁家河插隊的雷平生回憶道:“近平在窯洞里也幾次講給我聽過,陳秋影和齊榮先兩位老師都曾多次語重心長地囑咐近平‘要相信黨,要守紀律’。這些提醒和告誡,在當時十分難能可貴。”

                1999年,已退休的陳秋影筆耕不輟,創作出版了十余萬字的童話集。她將自己的新書寄給了習近平。不久,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的習近平就寄來了回信。在信中,習近平深情寫道:“老師的恩情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路行再遠,不忘師恩。

                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教師是最偉大、最神圣的職業之一。習近平總書記以身垂范,世代傳承的師生情成為推動中國教育砥礪前行的溫暖力量,為全社會營造出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

                今年夏天,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的雨中致辭,打動了許多人。在致辭中,他寄語畢業生要懷揣家國情懷,風雨路上,大膽前行。

                濃濃的家國情懷,也是西安交通大學一直的堅守。67年前,數千名交通大學師生員工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告別繁華的上海,來到古都西安,在一片原野麥田中拉開了扎根西部的序幕。

                “長安好,建設待支援,十萬健兒湖海氣,吳儂軟語滿街喧,何必憶江南!”1957年發表在??系倪@首《憶江南》,道出了西遷人奉獻青春、揮灑汗水的豪情壯志。西遷人的愛國奮斗孕育出了偉大的西遷精神。

                △2020年4月22日,正在陜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交大西遷博物館親切會見西遷老教授。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交大西遷博物館,參觀交大西遷的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展,看望14位西遷老教授??倳浉叨荣潛P“西遷精神”:“‘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一所學校所肩負的使命,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一甲子時光荏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優秀人才在祖國的西部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西遷時我們還只是二十多歲的年輕助教,當時的老教授們現在都已經長眠在黃土地下。我們能做的就是講好當年的西遷故事,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交大西遷的點點滴滴。”西遷老教授史維祥回憶說。

                歲月流逝,無論容顏如何改變,交大人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一直沒變。

                △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開大學,參觀了百年校史主題展覽,與部分院士、專家和中青年師生代表互動交流。

                “學校是立德樹人的地方。樹什么人?這很重要。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2019年新年剛過,正在天津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南開大學。

                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都有一支優秀教師隊伍。在南開大學,習近平總書記詢問身旁的教師,思想政治課怎么上?學生們感興趣嗎?“要講得鮮活一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總書記勉勵大家說:“要把學習的具體目標同民族復興的宏大目標結合起來,為之而奮斗。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會有海一樣的胸懷,山一樣的崇高。”

                涌現好老師是民族的希望

                8月31日,202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公布。

                他們有的深耕思政教育、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有的矢志科技攻關,取得重大創新成果,有的扎根基層一線、托舉學生成才夢想,有的創新教學方法、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這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是全國教師的榜樣,也是萬千好老師的縮影。

                近年來,我們身邊的優秀教師不斷涌現。從“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黃大年到“忘我耕耘、播種未來”的鐘揚,從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女孩人生夢的張桂梅到扎根太行山三十余載、“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李保國……他們身上,有著共同特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四有”好老師。

                做好老師,當大先生。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在博物館門前廣場上同老教授、老專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師代表親切交談。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看望了老教授、老專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師代表,并同他們親切交談??吹嚼辖淌?、老專家身體健康、精神矍鑠,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高興:“老教授、老專家們為黨的教育事業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中青年教師向老教授老專家學習,立志成為大先生,在教書育人和科研創新上不斷創造新業績。”

                堅守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育人,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不僅是匡正個體的標尺,更是奠基國家的堅石。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

                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育英學??疾鞎r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是好的,我國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是有優勢的,要堅定文化自信,把自己好的東西堅持好,把國外好的東西借鑒好,與時俱進、開放發展,讓孩子們有更廣闊的眼界、更開闊的思路、更開放的觀念,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勇于創造世界奇跡的國之棟梁。”

                △2023年5月31日,正在北京育英學??疾斓牧暯娇倳浽诮處熮k公室同教師們親切交流。

                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發展史上,英雄輩出,大師薈萃,都與一代又一代教師的辛勤耕耘是分不開的。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實現教育現代化需要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1800多萬老師持之以恒的奔赴。

                一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編輯:王靜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