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姬翔) “培育一只魯西黑頭羊種羊,要比培育一只本地種羊多收入1000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王金文向記者介紹。1月6日,陽谷縣鴻運牧業魯西黑頭羊養殖基地對一批新選育的小羊做生長檢測,為客戶挑選生長速度快、繁殖率高、產肉多的種羊。
去年以來,我市瞄準畜禽種業這個畜牧業發展的“芯片”,通過積極與省農科院合作,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構建魯西黑頭羊三級繁育體系,改變了我國肉用綿羊品種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山東是肉羊養殖大省,但本地品種小尾寒羊在與進口品種的競爭中不占優勢,肉用種羊幾乎被國外品種壟斷。“本地種羊的缺點就是生長速度慢。”陽谷縣鴻運牧業總經理薛景霞一語道出本地種羊的缺點。
針對這一難題,省農科院以小尾寒羊為母本,以南非杜泊羊作為副本開展了雜交實驗。“杜泊羊的產肉性能好,生長速度快,肉質也較好,我們將杜泊羊與小尾寒羊進行雜交,希望能將兩者的優點結合。”王金文說。
然而,雜交的第一代肉羊就給項目帶來了困擾:外貌特征較好的羊繁殖性能差,而攜帶多胎基因的羊大部分都是賣相不好的花頭羊。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王金文帶領科研團隊在生物育種技術上尋找突破口。“我們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進行選擇,選用攜帶多胎基因的羊,去除體型外貌不好的羊,最后挑選出來的羊只占一到兩成。”
在品種繁育過程中,我市積極與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合作,在東昌府區、冠縣、臨清市建設了三處魯西黑頭羊核心育種場,通過組建合作社、舉辦賽羊會等形式,帶動上千名養殖戶參與魯西黑頭羊的選育。經過十八年的潛心攻關,2018年,魯西黑頭羊通過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這也標志著我國選育出了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肉羊新品種,打破了肉用種羊長期以來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
“魯西黑頭羊是我國肉羊種業的一大突破,跟國外的品種比,咱們魯西黑頭羊生長速度快、產肉量高,這種綜合性能比較好的品種在世界上也是非常少見。”談起這一成績,山東省羊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王可非常自豪。
為推動魯西黑頭羊特色產業發展,我市編制了《聊城市魯西黑頭羊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市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管理辦法,將魯西黑頭羊納入市級保種范圍,爭取財政資金570萬元,全力做好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形成了極具地域特色的魯西黑頭羊品牌效應和品種價值。
“我市打造魯西黑頭羊核心育種場3處、擴繁場30余處,存欄20余萬只,肉羊良種率達到了98%以上。依托我市核心育種群、育種群、繁殖群三級繁育體系,全省累計生產優質商品肉羊108萬只,增收2.8億元,并在吉林、新疆、河北等地進行了引種推廣。”聊城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忠偉說。
2024-01-10 15:23:09
2024-01-10 08:59:33
2024-01-09 14:25:48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2023-11-02 10:15:16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