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玉剛介紹殘疾人就業情況
文/圖 本報記者 張目倫
本報通訊員 牛貴葆 岳振東
“楚玉剛身殘志堅,創辦了育苗公司,帶領眾多村民走上致富路,其中有不少殘疾人。今年,他獲得‘聊城市道德模范提名獎’。”6月11日,莘縣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馬陽講述了莘縣燕店鎮前辛張村殘疾人楚玉剛自立自強、帶頭致富的故事。
楚玉剛的大哥幼年走失,二哥患有嬰兒癱。楚玉剛13歲那年,因意外事故導致左前臂被截肢。三個兒子都遭遇不幸,楚玉剛的父母一度對生活失去希望。面對家庭困境,楚玉剛沒有自暴自棄,他毅然走出家門,到一家磚窯廠打工掙錢,用殘疾之軀撐起了整個家。后來,楚玉剛一家人擺脫了貧困,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他和二哥也都組建了自己的小家。但楚玉剛并未滿足于現狀,1986年,他離開磚窯廠開始自主創業。
起初,楚玉剛做的是收廢品生意,后來發現塑料制品緊缺,于是在1990年開辦了塑料制品廠。1994年,燕店推廣大棚洋香瓜種植,頭腦靈活的楚玉剛嗅到商機,決定改變現有的銷售模式,到北京開拓市場。他挑選了一些洋香瓜樣品,騎摩托車去了北京四道口瓜果市場,讓商戶品嘗,商戶吃后贊不絕口。
物以稀為貴,貨以優為先。在北京,洋香瓜的價格一度升至30元/公斤,楚玉剛當時就接下了一筆近3000公斤的訂單。緊接著,他將第一車洋香瓜發往北京,成為
燕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楚玉剛不僅把洋香瓜賣到了北京,還帶回11位商戶,從本地瓜農手中收購了9車共60余噸洋香瓜。
1999年,隨著燕店洋香瓜種植面積的擴大,來收購洋香瓜的外地商戶越來越多,楚玉剛遂在前辛張村建起了莘縣第一家果蔬市場。據統計,建市場前,當地的果蔬日交易量大約20萬公斤,建后達50萬公斤。
看到外來果蔬種苗存在亂、雜、貴等問題,楚玉剛又建設了占地92畝(1畝約合666.7平方米)的育苗廠,滿足種植戶對種苗純度、質量、價格等方面的需求。如今,楚玉剛的育苗廠已發展為大型育苗公司,建有高標準育苗溫室48個,年育苗3000多萬株,與河北、河南、遼寧、湖南、安徽、江蘇等地的蔬菜種植基地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今年60歲的楚玉剛,深知殘疾人這一群體的不易。建塑料制品廠時,他招收的10名工人中有8名是殘疾人。隨著事業的發展,用工需求越來越大,對于殘疾人,楚玉剛規定,只要有一定的勞動能力即可錄用。
莘亭街道曹屯村30多歲的劉同華是智障人士,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經濟條件較差。楚玉剛聽說后,把劉同華接到自己家中,待他如同家人一樣,后來還把劉同華安排到育苗公司,讓其他工人帶著他工作。燕店鎮趙莊村的趙繼飛也是智障人士,楚玉剛把他安排在了塑料制品廠做保衛工作。
近年來,楚玉剛相繼在莘縣王奉鎮、茌平區賈寨鎮及河北省廣平縣、安徽省定遠縣等地,建設了多處新型農業示范基地,吸納和帶動上百名殘疾人就業。2019年8月,他被授予“山東省自強模范”稱號,2021年12月入選“中國好人榜”,2024年獲得第九屆“聊城市道德模范提名獎”。
2024-06-14 09:21:13
2024-06-14 09:16:36
2024-06-14 09:13:28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