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記者 呂曉磊
5月4日,“五四”青年節,聊城古城區迎來了21位來自俄羅斯漢語橋學生團的青年學生。當日,由市委統戰部、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僑聯、市外辦、聊城市文旅局主辦的“外眼看聊城”系列活動第30期舉行,多名俄羅斯青年學生漫步古城區,逛葫蘆展、登光岳樓、游東昌湖,沉浸式感受聊城這座古城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魅力。
在沐凡舍·唐青年之家,奧根正在為家人選購茶葉,他輕輕拿起一塊普洱茶餅放在鼻子前聞了聞,向身邊的茶藝師請教,“這塊茶餅和旁邊盒子里的茶有什么區別?泡茶是不是要用木質的茶盤和陶瓷的杯子?”奧根和他的家人都是中國茶葉的愛好者,“從一上飛機,奧根就在向我了解中國的普洱,心心念念要為家人帶一些普洱回去”,俄中人文科技合作促進會秘書周敬凡說。在聊城,奧根為家人選購了兩塊上好的普洱茶餅,“我不但喜歡中國的茶葉,我還特別喜歡中國的茶藝,動作非常優雅。”奧根說。
17歲的小伙子伊萬正在興致勃勃地體驗泥塑,把膠泥放在轉盤上,碾、壓、搓,在老師的指導下,伊萬學得有模有樣,不一會兒,個性鮮明的作品出爐,伊萬說,要將親手制作的泥塑作品帶給自己的家人與朋友,并用剛學的聊城話感慨,“挺好,不孬”!
煙雨蒙蒙,湖鳥輕鳴。當天的蒙蒙細雨讓東昌湖顯得更加婀娜多姿,站在東昌湖的游船上,菲爾索娃·奧莉加不禁即興跳起了《喀秋莎》,并不時地感嘆“聊城,好美!”游船從21孔橋下行過,青年學生們揮手向橋上的游客打招呼,“hello!”
在山陜會館,精雕細琢的戲臺、空靈秀逸的鐘鼓樓都讓外國友人們驚嘆不已,維達利還和小伙伴現場來了一場比武,并自豪地稱,“我用的是中國功夫”。
葫蘆雕刻、魏氏柳編、毛筆制作,一項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實力“圈粉”外國友人,也讓外國友人沉浸式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在古城區的葫蘆展廳,娜莎特意為家人和朋友選了葫蘆掛件作為禮物,“中國的葫蘆很漂亮,我要帶回去讓家人和朋友們看看”。
登光岳樓、游東昌湖、逛山陜會館、品傳統美食……一天的游覽結束,“好吃”“好玩”“好看”的古城區讓外國友人意猶未盡,“聊城景色好、人好、環境好,非常開心了解了這么多聊城的故事,我還要繼續學習更多的中國文化。”伊萬說。
2023-05-05 10:47:34
2023-05-05 10:45:03
2023-05-05 10:39:0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