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數字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社會 >

              央媒省媒看聊城丨文明實踐,可以這樣貼心

              來源:聊城日報  2023-12-29 10:23:27
              A+A-
              分享

                編者按 文明貴在養成,文明重在實踐。2023年第24期《半月談》刊登通訊《文明實踐,可以這樣貼心》,詳細報道了臨清市通過整合現有資源、優化服務模式,激活陣地“細胞”,全力打造集理論宣講、文化傳承、志愿服務等于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的創新實踐。新聊城客戶端予以全文轉載。

                文明實踐,可以這樣貼心

                濟津河,銜接山東聊城臨清市南北城區。河畔,幾棟帶有顯著蒲公英標志的建筑錯落有致地排列著,這里是臨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

                今年,臨清市整合打造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濟津河公園、文化體育文明實踐公園、臨清市文化館、臨清市博物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季羨林先生資料館、張彥青藝術館在內的文明實踐綜合體服務模式,集理論宣講、愛國教育、文體服務、科普服務、志愿服務等于一體,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質效。

                沉浸式體驗非遺技藝

                “在這里,我能跟著老師學習剪窗花、做面塑,還能看到臨清社火、貢磚磚雕的歷史,感受臨清市特色非遺項目。”臨清市逸夫實驗小學學生宋天佑說。

                研學學生在聆聽剪紙非遺傳承人講解

                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今年,臨清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非遺手造專區”開展“非遺+研學”特色項目,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研學團隊,讓更多學子感受臨清特色非遺。

                臨清市著力研發本地非遺特色課程,邀請剪紙、面塑、皮影戲非遺傳承人面對面展演,讓研學學生沉浸式體驗,搭建起非遺項目和學生群體的橋梁。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學生與剪紙、面塑零距離接觸,欣賞傳承人示范的一招一式,感受非遺手造的魅力。

                “我們想讓全國觀眾來這里參觀時,既能了解臨清的悠久歷史,還能體驗臨清的特色非遺項目,起到寓教于樂的效果。”臨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孫文昭說。

                功能多樣化,助老更貼心

                每天下午2點至5點,臨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歡聲笑語不斷,京劇、廣場舞、太極劍、柔力球、模特隊輪番上陣表演展示。

                臨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設置了“助老服務中心”專區,不同興趣愛好的老年人歡聚一起,有的組成京劇小團隊,吹拉彈唱好不快活;有的隨著音樂擺動,拋接翻轉手中的柔力球;有的則身姿挺拔、神采飛揚,踩著節拍從容優雅邁步;還有的老人凝神聚氣,潑墨揮毫,創作自己的書畫世界……

                臨清是“中國京劇藝術之鄉”。為給戲迷朋友提供表演舞臺、觀賞場地,臨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文藝小劇場”,定期邀請戲劇家協會志愿者表演,群眾可以觀看并參與其中。

                臨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閆瑩說:“臨清的戲劇文化十分繁榮,歷史悠久,臨清人愛唱戲、愛聽戲,搭建小劇場舞臺,為老年群眾提供了冬暖夏涼的活動場地,也讓愛聽戲的群眾有了觀看場所。”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文藝小劇場”接待服務群眾達2000人次。

                惠民志愿隊,服務宣講兩不誤

                “張阿姨,今天咱們廣場舞表演結束后,有一個關于移風易俗的宣講,歡迎您和朋友們到時候來聽。”臨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唐麗娟對一位老人說。

                唐麗娟所說的宣講活動,經常在臨清市新時代文明中心理論宣講室開展。“這些宣講,讓我們的思想觀念確實得到了提升。”張阿姨說。

                臨清注意在志愿服務過程中貫穿理論宣講,讓理論宣講融入“百姓生活”。在公益課堂上,在廣場舞活動、節慶活動時,處處活躍的志愿服務隊,也是群眾身邊的理論宣講隊,他們把道理融入服務當中、生活當中,人們在不知不覺間就入腦入心了。

                臨清市文明辦負責人認為,臨清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整合盤活現有資源,發揮了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等多方面作用,是服務群眾、凝聚群眾、引導群眾的一個有效載體。

                ■ 孫好 郭晴雨

              編輯:顧楊洋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