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記者直擊 >

              跨越山海的聊城力量 記聊城市第六批“組團式”援青教師團隊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7-28 09:52:07
              A+A-
              分享

                7月14日15時10分,山航SC7956航班安全降落于濟南遙墻機場。聊城市第六批“組團式”援青教師團隊的8名老師,完成對口幫扶任務,順利返鄉。

                “媽媽,媽媽,你終于回來了……”人群中,6歲的然然拉著妹妹的手,奔向剛下機的任風霞老師。任老師一把抱住孩子,還沒說話眼眶就濕潤了。“援青的這段時間,我們把身心和精力都放在了剛察孩子的身上,感覺對家人特別愧疚。”任風霞說。

                2017年7月,我市啟動教育人才“組團式”援青工作。7年來,全市共有52名教師奔赴青海省支教。去年7月,我市又精心選派13名教師(中組部選派5名、柔性人才8名)赴青海省進行“組團式”教育幫扶,接過立德樹人的“接力棒”。他們把熱情和汗水灑在海濱藏城,用“愛”與“情”譜寫了一曲民族大團結的贊歌。

                定制度,建機制,打基礎

                走進剛察縣寄宿制民族初級中學,教學樓、實驗樓、宿舍樓有序排列,紅色的塑膠跑道、綠草如茵的足球場上,孩子們在藍天白云下盡情嬉戲……

                在聊城市對口支援剛察干部管理組的幫助下,聊城市教育和體育局與剛察縣教育局在充分溝通和協商的基礎上,擬定了《山東省聊城市援建青海剛察縣教育事業合作備忘錄(2022—2025)》,構建學校管理、隊伍建設、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學生培養等方面幫扶機制。今年4月,聊城市教育和體育局與剛察縣教育局簽訂幫扶協議,開展中小學、幼兒園結對幫扶,教研活動、業務培訓和教學指導,安排我市優秀中小學、幼兒園與剛察縣中小學、幼兒園結對,與當地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帶動受援學校提升學校教學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將幫扶制度化、具體化。

                     聊城市第六批“組團式”援青教師團隊成員孫海秀在剛察縣寄宿制民族初級中學為學生授課。(資料圖)

                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

                “在專任教師選派上,‘組團式’教育人才援青不是將各學科教師簡單相加,而是以選派數理化等緊缺學科教師為主、兼顧其他學科教師和教育管理人員。”談到教研工作,剛察縣教育局副局長朱晨冉(援青)打開了話匣子,“老師們除了承擔教學任務外,還發揮專業優勢,從教、學、研等各個環節上補齊‘短板’。”

                聊城“組團式”援青教師團隊堅持以研促教、邊研邊帶,聚焦教師專業發展核心素養和教育教學基本能力,通過成立名師工作室,開展名師帶徒、“名師名校長送教送培”、課程思政專項課題研究、“同上一堂課”和“空中教研”活動等一系列工作,書寫剛察教育奮進之筆。

                一年來,援青教師共備課1403節、課時量3172節,家訪121人次,主持或參加教研活動201次,發表教科研論文11篇,主持或參與教研課題11個,師徒結對帶動當地教師43人。

                從精準“輸血”、強化“造血”到助力“活血”,聊城市“組團式”教育援青人才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投身教育教學,用結對幫扶、空中教研等方式結下了教育援青的“累累碩果”,為剛察縣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這學年,我在聊城老師們身上學到了不少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受益匪淺。”剛察縣寄宿制民族初級中學教師楊森說。

                多溝通,促交流,穩推進

                “家訪”和“交流”,是聊城援青教師使用頻率最高的兩個詞語。大家克服高原反應身體不適等困難,組織了多次家訪。在凜冽的寒風中,他們深入牧區“把脈診斷”,尋找提高教學質量的“良方”。

                其實,教育援青工作遠不止于此。為持續強化魯青兩地教育系統交流交往,市教體局、市對口支援剛察干部管理組為當地小學幼兒園捐贈價值近15萬元的書籍。聯系我市5所學校,為剛察縣教育行政人員及中小學校長共6人提供跟崗研修培訓機會。協調教育行政人員及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共15人來我市考察學習。組織選派5名中小學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到聊城大學開展培訓。與剛察縣各學校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網絡教學教研及學校管理交流活動。截至目前,10對結對學校共開展了線上教學教研及教學管理交流活動17次,參與教師700余人次。

                8月底,聊城市新一批“組團式”援青教育人才小組又將組建完畢。他們將很快趕赴剛察,走上新的崗位。藍天白云之下,海濱藏城之上,“組團式”援青教育人才的故事仍在繼續……

                     朱晨冉 崔崴

              編輯:馬曉紅
              校對: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