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記者直擊 >

              “小巨人”是怎樣長成的?——探尋聊城市專精特新企業的“成長密碼”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8-03 12:16:01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趙宏磊

                2023年,聊城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66家,居全省第6位,超往年數量之和。

                專精特新企業,是制造業的重要支撐,也是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關鍵所在。今年以來,我市持續深化優質企業“熱帶雨林”梯度培育,打破固有思維,創新工作路徑,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呈井噴式增長。

                “小巨人”是如何成長起來的?深入探尋企業的“成長密碼”,才能更好地鼓勵支持廣大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加快成長為“小巨人”,乃至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關鍵詞:科技與創新

                8月1日,記者在山東德海友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現,這樣一家不起眼的企業,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企業在國內首創的“高性能節電龍帶”,達到了每分鐘15萬轉,打破了美國、日本相關產品在高轉速傳動龍帶領域的壟斷。

                近日,山東德海友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我市另外8家企業共同入選了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德海友利的“成長密碼”之一就是依靠創新驅動,而這也是我市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堅持創新“六變”工作法,指導各縣市區突破常規、精準培育,鼓勵中小微企業瞄準所屬細分行業,加大創新投入力度,掌握更多自主知識產權,跑好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里”。

                啟示與思考之一:

                不同于對大型、超大型企業“單項冠軍”“領航企業”的求大求全,專精特新要求中小企業深耕某一細分領域,融入重點產業鏈,能夠“補短板”“填空白”。從政府層面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就是解決各類“卡脖子”問題,服務“雙循環”格局的重要舉措;從企業層面講,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是在宏觀經濟下行大背景下,增強抵御風險能力、保持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選擇。

                關鍵詞:專注與堅持

                “公司自主研發不溶性硫黃連續法生產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成為全球第三家、國內首家用連續法生產不溶性硫黃的企業。”7月26日,陽谷華泰常務副總經理賀玉廣介紹,目前該公司不溶性硫黃產品銷量已連續兩年穩居全國第一,計劃今年申請“單項冠軍產品”。

                陽谷華泰在橡膠助劑領域深耕30年,主打產品防焦劑CTP產銷量自2005年以來一直穩居世界第一,全球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被工信部評為“單項冠軍產品”。從陽谷華泰的成長經歷不難看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就是引導企業通過精耕細作鍛造更多“一技之長”,為產業整體競爭力提升積蓄力量。

                企業的發展,從找準方向,到有所成就,需要常年在某一領域專注創新,耐得住寂寞,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市堅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明確具體方向和路徑,把專精特新企業打造成吸引、培育優質要素,最終產生更高水平競爭力的重要載體。

                我市打造惠企暖企“一攬子”政策體系,強化市級財政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今年預計撥付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獎補資金1700萬元。同時,引導金融機構開發“小微快貸”“人才貸”“專精特新貸”等融資產品,分區域、分行業組織銀企對接會,助力企業“輸血”融資。

                啟示與思考之二:

                專精特新的認定,共153個指標,涉及中小企業所處產業鏈地位、產品技術先進性等多個維度,是對中小企業全方位的檢驗。這就需要充分發揮產業鏈“鏈長制”等協調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紓難解困。其中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就是要培育一批甘于精耕細作、具有獨門絕技的企業,以技術優勢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穩定性,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礎才能更牢固。

                關鍵詞:陽光和雨露

                臨清市同興軸承鍛造有限公司,這次同樣入選了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這家成立于2001年的企業,最初主要生產外徑80—800毫米的軸承套圈,產品檔次比較低,屬于市場的低端產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指導支持下,該企業通過改造設備、更新技術,逐漸走上機械化、數字化發展之路。

                如今,同興軸承鍛造有限公司已建成鍛造、熱處理和車加工3個專業生產車間,設立了專業實驗室,可利用直讀式光譜分析儀和氧氮分析儀分別對軸承鋼的26種微量元素和敏感氣體進行準確分析,精確度可達百萬分之一。

                可以說,臨清市聚力培育百億級軸承產業的“土壤”,為企業的成長提供了充足的“養分”。作為全國五大軸承產業集聚區之一,臨清軸承產業經過近50年的持續發展,先后入選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并成功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為軸承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

                啟示與思考之三:

                中小企業普遍規模小、人才少、管理松散,需要專業機構平臺孵化培育,伴航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各級政府要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陽光雨露”,實現“熱帶雨林培育+服務平臺伴航中小企業”“政府政策引導+市場充分競爭”雙輪驅動,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米”,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相融相長、耦合共生。

              編輯:馬麟
              校對:顧楊洋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