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記者直擊 >

              工業反哺農業的“茌平經驗”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聊城篇章”系列報道之二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8-10 11:38:33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趙宏磊

                令人垂涎欲滴的高品質櫻桃、草莓,水中自由自在游動的鱸魚……初秋時節,走進位于茌平區樂平鋪鎮小劉新村的信發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撲面而來的是這樣一幅生機勃勃的場景。

                這個1000多畝的產業園引進、消化、運用了以色列、荷蘭、日本等多個國家的先進農業技術。這里的瓜果不僅能“反”季節,還可以“定”季節……這一切的背后,都離不開信發集團和年逾古稀的該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學信。

                按照“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思路,信發集團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以小劉新村為核心,輻射帶動13個村莊,建設集科技研發、特色種植、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智慧物流、電商銷售、科普旅游于一體的三產融合新園區。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再次涉足農業,我不為賺錢,而是想為父老鄉親蹚出一條新型農業路子,讓他們真正富起來。”張學信深情地說,茌平是全省的工業大區之一,信發集團依托工業發展的資源優勢,嘗試用工業反哺農業,將工業廢熱、廢氣、廢水等變成可用資源,有效促進了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

                在這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內,滿滿的都是“工業思維”。園內有150多座櫻桃棚,與普通大棚不一樣的是,部分棚的背陰處多了一個小棚——陰棚。過去大棚的背陰處是閑置的,如今,一個占地3畝的櫻桃棚多出了1畝多的陰棚,陰棚內最多能種100棵櫻桃樹,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而且,由于附近企業的工業廢熱會傳到大棚里充當“暖器”,企業生產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會被輸送到棚里促進植物生長,棚內還有自動補光設備,櫻桃生長已不受季節限制。

                在產業園鱸魚養殖車間,數十個大圓缸引人注目,里面的鱸魚不時躍出水面。車間負責人宋慶磊說:“一個圓缸直徑7米,能養4000多尾鱸魚,相當于1畝普通坑塘的養殖量。”

                電廠循環水通過管道輸送到產業園,經過高溫殺菌等處理程序后,成為適合鱸魚生長的水;養殖鱸魚使用過的水再自動進入處理系統,加工成新的鱸魚養殖水,實現了循環利用。宋慶磊介紹,“不僅水資源可以循環利用,過濾出的魚糞等也能被加工成草莓、櫻桃的肥料,整個園區的資源都循環起來了。”

                信發集團將工業發展的創新思維、管理優勢、技術優勢、資源優勢移植到農業領域,按照“智能化、集約化、模塊化”發展思路,廣泛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能源”,不斷向空間要土地、要效益,提升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和產出效率。較大田糧食作物,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畝均效益增長百余倍甚至300倍,帶動當地農業年均增收30多億元。

                小劉新村以信發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依托,充分利用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將零散的集體土地換成集中連片的土地1200畝,租賃給當地企業,通過企業投資建設設施農業、強化經營管理,村民參與生產和分紅,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小劉新村農民成了名副其實的“五金農民”——打工有薪金、入股有股金、流轉有租金、評優有獎金、高齡有貼金。

                當前,茌平區委、區政府正積極推進信發集團與首農集團合作,通過打造“信發農業”品牌,實現品牌高端化,全力打通“需求側”高端市場,主動為信發集團“魯菜進京”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為開創聊城市農產品“買全國、賣全國”闖出一片新天地。

                采訪手記

                當前,聊城農業正處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用工業思維推動農業發展提質增效,突出科技理念、品牌理念、標準理念、戰略理念,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愈加成為迫切需求和必然選擇。

                工業反哺農業,才能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繪就多業態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校對:馬麟

              編輯:顧楊洋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