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記者直擊 >

              一份溫暖厚重的民生答卷——我市提升群眾福祉系列報道之一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8-29 16:42:41
              A+A-
              分享

                8月22日,無人機拍攝的聊城一中高鐵新區校區。■ 本報記者 商景豪

                編者按 市委十四屆四次全體會議提出,“堅持不懈在九個方面聚力突破,推動強市建設攻堅克難、行穩致遠”。其中,“錨定共同富裕目標,在提升群眾福祉上聚力突破”是九個聚力突破的重要內容之一。為講好全市上下踐行“三提三敢”工作要求、增進民生福祉的感人故事,展現各地各部門踔厲奮發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生動實踐,本報結合市委全委會精神和2023年全市重點民生事項清單及當前進行的重點民生工程,推出提升群眾福祉系列報道5篇,今日刊發首篇報道,敬請關注。

                ■ 本報記者 苑莘

                8月21日上午,濟鄭高鐵莘縣站站前廣場施工現場一片忙碌,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鋪設地磚。“莘縣站2臺6線,是濟鄭高鐵沿線最大的縣級站,是有條件設立始發站的。”站在現場,當地干部武亭亭對未來充滿憧憬。

                武亭亭的身后,是主體建設已經完成、正進行內部裝修的濟鄭高鐵莘縣站站房。一萬平方米的站房上,“莘縣站”三個大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這里距離莘縣縣城區只有三四分鐘的車程。“算上出家門的時間,坐上高鐵半個小時就能到濟南。”武亭亭說,身邊的同事朋友期待著早日經莘縣站搭上濟鄭高鐵,“有人已經開始計劃年底的旅行了”。

                濟鄭高鐵工程進展是最近一段時間聊城人民最關注的大事件。從路基、架梁、鋪軌、靜態驗收再到站房建設,這條事關聊城人民切身利益的高鐵,一點一滴都備受關注。如今的濟鄭高鐵(聊城段)路基、鉆孔樁、承臺、墩身、架梁、無砟軌道、鋪軌、四電等站前工程均已全面完工,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交通是發展的基石,發展是最大的民生。以高鐵為代表的交通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陸續給聊城人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好消息。截至7月底,全市交通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76.6億元,提前完成前三季度75億元投資計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2.4%。其中雄商高鐵(聊城段)征地全部完成,拆遷完成81%,“三電”及管線遷改完成38.4%,正在加快推進工程建設。東阿至陽谷高速建設用地獲自然資源部批復,項目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德上高速臨清連接線項目橋梁樁基完成95%,路基填筑完成35%,涵洞通道完成76%。市大外環工程建設已完成年度投資9.6億元。

                濟鄭高鐵過境設站是聊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機遇,配套的民生項目也在全力推動。2023年重大民生項目之一的聊城一中高鐵新區校區項目,占地166畝,建筑面積12.7萬平方米,總投資8.2億元,建設教學樓、宿舍樓、體育館等。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合力推動下,這個事關群眾利益的項目進展順利。8月22日,聊城一中高鐵新區校區正式開學,1000名新生走進校園。

                實施重大民生項目是我市過去幾年在民生領域總結出的經驗,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四年來,我市每年選擇并實施一批重大民生項目,建設了聊城市第一實驗學校、聊城市人民醫院醫療保健中心二期等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項目,實施重大民生項目39個,總投資253.28億元,社會民生領域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今年,民生這一強音更加響亮。位山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22個“口袋公園”建設工程、“四好農村路”新改建工程、聊城大外環工程、市民服務中心建設工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工程、老舊供水管道改造提升工程、聊城一中高鐵新區校區建設工程、濟鄭高鐵聊城西站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等重大民生項目,總投資99.27億元,截至8月中旬已完成年度投資57.82億元。這背后是全市各級各部門對民生工作的重視。我市建立了“半月一調度、一月一督導、半年一觀摩、年終一票決”的“四個一”項目督導協調推進機制,印發了《2023年重大民生項目建設計劃材料匯編》,明確了項目流程圖、分布圖、進展計劃表和問題臺賬,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項目按計劃穩步推進。

                “三提三敢”工作要求也在民生重大項目建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市發展改革委定期召開專題推進會議,研究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卡點、堵點問題;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及屬地政府,全力做好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工作;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聊城黃河河務局等單位,擔當作為、全力攻堅,項目進展持續加快。位山灌區現代化改造、“口袋公園”建設、“四好農村路”新改建等項目有力提升了聊城人的獲得感。

                民生項目的溫度從哪里來?

                ■ 苑莘

                “溫暖”,是東昌府區居民張學哲對家門口“口袋公園”的感受。到公園走一走、和鄰居聊聊天是他晚飯后的休閑方式。我市連續多年實施重大民生項目,帶給群眾以溫暖,并廣受贊譽。這些項目的溫度究竟從哪里來?

                從問民所需而來。2020年,我市在全省首推重大民生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此后民有所呼、政有所應成了民生項目建設的“標配”。以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進一步提高了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一批涵蓋交通、教育、醫療、鄉村振興等重要民生領域的項目陸續實施,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百姓心坎上,讓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

                從合力攻堅而來。過去幾年來,我市在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將大部分財政支出用于民生事業,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辦成了一系列民生實事。為扎扎實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市以重點民生事項為抓手,各項目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各負其責、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件接著一件辦,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答好民生答卷。

                件件有著落、件件有回音、件件有成效,如今,我市的重大民生項目建設正加快推進。一個個新成績見證著聊城人民持續攀升的幸福指數,譜寫出一份溫暖而厚重的民生答卷。

              編輯:顧楊洋
              校對:馬麟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_久久国产二区视频_最新无码国产网站

                          <div id="cxzvz"></div>

                          <u id="cxzvz"><strong id="cxzvz"></strong></u>
                          <track id="cxzvz"></track>